白帶(Leukorrhea)
作者:賴明輝 no.17
氣溫炎熱又濕的環境下,門診遇到許多女性朋友常有陰部分泌物異常的困擾,一問通常都有喜愛冷飲解渴的習慣,或者喜歡吃辣或炸物,晚上愛熬夜當夜貓子,或者需輪值夜班,工作時常穿著不透氣的褲裝,悶熱天氣下就容易有白帶增多、陰部搔癢、甚至泌尿道感染的問題。陰部中的好菌可以幫助維持弱酸環境、抑制壞菌,當身體的內外條件失衡,容易誘發陰道炎出現異常白帶,中醫稱作帶下病,其中細菌性陰道炎尤其常見,陰部常有搔癢或白帶腥臭味,生活習慣調整及中醫藥調理體質有助於陰部環境恢復平衡。
簡介
陰部分泌物也稱作白帶,它是幫助滋潤陰道的正常分泌物,陰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,陰道乳酸菌等可以幫助維持弱酸性環境,能夠抑制壞菌的增長。身體免疫力低下或陰道出現感染時,陰部會出現分泌物異常及增加,陰道炎是常見的誘發原因,尤其細菌性感染,其他有骨盆腔炎、子宮頸糜爛或子宮頸癌等,異常增加的白帶可能腐白或黃綠,聞起來帶有魚腥味,陰部有搔癢或腫痛,可能伴隨有生殖泌尿道症狀,頻尿、排尿困難或性交疼痛等。
中醫講的帶下病
婦女陰部的白帶困擾稱作帶下病,廣義的帶下病可以統稱帶脈之下的婦科病。<難經>講道:帶脈者,起於季脇,回身一週。<內經素問>寫道:任脈為病...女子帶下,瘕聚。婦人任脈起於胞中,上過帶脈,貫於臍上,帶脈起於季脇章門,任脈與帶脈相互交織呈束帶狀,稱作帶下,狹義的帶下病稱的是婦女白帶的問題,<傅青主女科>提到:夫帶下者,俱是濕證。帶脈將經過下腹的肝脾腎經及衝任脈都約束起來,中醫藥可以著手在肝脾腎改善濕證帶下不約的問題。
陰道感染&鑑別
女性在排卵期或情緒興奮、緊張時陰道分泌物會明顯增加,正常分泌物一般是透明無色無味。異常情況下,分泌物看起來有顏色變化、聞起來有異味,陰部有搔癢、疼痛或出血,伴隨有泌尿道問題,常見於陰道炎的症狀,感染種類包含:
細菌性
- 加特納菌感染(主要)
- 灰白色的水狀分泌物
- 味道有魚腥味
- 陰部搔癢
黴菌性
- 念珠菌感染
- 白色的豆腐渣狀分泌物
- 味道不明顯
- 陰部搔癢、腫脹
- 陰道疼痛、發紅
- 排尿灼熱感
- 性交疼痛
滴蟲性
- 陰道滴蟲感染
- 黃綠的泡沫狀分泌物
- 味道腥臭、霉味
- 陰部搔癢
- 陰道發炎、灼熱感
- 泌尿道症狀(尿頻、尿痛、尿難)
- 性交困難
Dr. LAI衛教
- 補充乳酸菌幫助陰部菌叢平衡
- 作息穩定與睡眠充足
- 飲食避免過度生冷、辛燥或重口味
- 避免穿著緊身褲裝或絲襪
- 安全性行為避免感染風險
- 陰部侵入性檢查或術後需注意感染
- 避免過度陰道盥洗影響環境酸鹼度
- 減少直接接觸公廁馬桶蓋
- 外出泡溫泉避免臀部直接坐地或公用毛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