泌尿道感染(urinary tract infection)...頻尿、急尿

作者:賴明輝 No.12
泌尿道發炎是許多女性朋友的困擾,尤其職業婦女工作繁忙沒時間喝水,水喝多了又沒時間上廁所就特別容易發炎,如果有發現小便頻繁、量少、澀痛等,很可能就是尿道炎了。溼答答的母親節家人突然急性泌尿道發炎,家裏備用許多科學中藥先介入,給藥三天後小便不適的症狀明顯減輕,沒有引發尿血所以好的也快,沒有需要用到抗生素,母親節突來的小插曲,即時中藥介入避免小病變大病,建議常有泌尿道困惱的朋友,記得不憋尿,多喝水沒事,沒事多喝水。

簡介

人體的泌尿道組成包含四個部分,分別是腎臟、輸尿管、膀胱及尿道,負責將人體血液中的成分作再吸收及分泌,把不需要的代謝物濃縮成尿液排出體外。泌尿道感染可分成兩部分,下泌尿道感染尤其容易發生在女性,常見尿道炎及膀胱炎;上泌尿道感染常見急性腎盂腎炎,也可能是下泌尿道感染上行所造成,當感染到腎臟應該特別小心,有可能造成腎臟功能損傷,嚴重甚至會引發腎衰竭。

症狀表現
下泌尿道感染:尿道炎、膀胱炎
  1. 尿頻
  2. 尿急
  3. 尿濁
  4. 尿痛
  5. 尿灼熱
  6. 尿出血
  7. 恥骨上有痛感
上泌尿道感染:急性腎盂腎炎
  1. 發燒、畏寒
  2. 噁心、嘔吐
  3. 後側腰背疼痛
  4. 下泌尿道症狀
淋證的中醫治療
泌尿道感染的症狀類似中醫講的淋證,<諸病源候論>寫到:諸淋者,由腎虛膀胱熱故也。膀胱與腎為表裏,俱主水。若飲食不節,喜怒不時,虛實不調,則腑臟不和,致腎虛而膀胱熱也。...數而且澀,則淋瀝不宣,故謂之為淋。其狀,小便出少起數,小腹弦急,痛引於臍。感染造成的小便急數、澀痛等症狀跟中醫淋證相當類似,小便的顏色濃淡等常常跟平日所攝取的食物有關聯,飲食的不節制造成臟腑無法負擔,也就可能誘發泌尿道相關的症狀,腎虛造成氣化不利而小便頻數,膀胱蓄積濕熱則小便澀痛、灼熱。當濕熱囤積在膀胱較多,容易下泌尿道感染,常有恥骨上的疼痛,繼續上行就會造成上泌尿道感染,出現腰痛。淋證的衍發症狀可能陸續出現小便出血、濃濁等,<備急千金要方>提出五淋的概念,加上臨床常出現的血淋,淋證常見有六種,分別是氣、血、石、膏、勞、熱,中醫根據各種淋證去辨證施治。

哪些是常見致病原因
泌尿道感染相對比較容易發生在女性,可能跟泌尿結構及停經有相關聯,另外男性獨有的攝護腺問題,也會造成排尿困難,增加感染風險。臨床上容易造成泌尿道感染的原因,包含:

  1. 生理結構
  2. 女性荷爾蒙減少
  3. 男性攝護腺肥大
  4. 不當性行為
  5. 飲水不足
  6. 習慣憋尿
  7. 尿路結石
  8. 導尿管安置
  9. 泌尿道術後
  10. 抵抗力不足

Dr. LAI衛教

  1. 飲用足夠水分,每日至少2000~3000 C.C
  2. 避免憋尿增加感染風險
  3. 注意如廁習慣,女性排尿、排便後養成擦拭由前往後
  4. 性行為後多喝水盡快解小便,減少細菌經尿道進入膀胱
  5. 夏天濕熱增加更換內褲、尿布或衛生棉片,保持陰部乾燥清爽
  6. 盡量以淋浴方式盥洗,減少泡澡造成感染
  7. 補充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蔬果,酸化尿液避免尿液沉澱
  8. 食用含有原花青素的水果可預防感染,例如:蔓越莓、葡萄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