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順暢通樂無負擔

作者:賴明輝 No.19
便秘 | Constipation
許多年長者都有排便困擾,隨著年紀增長造成腸道肌肉收縮力下降,直腸周圍的神經敏感度減弱,或者原本就有痔瘡、肛裂等問題,很容易就有擾人的便秘問題。老人便祕更應該攝取足夠膳食纖維,養成按時吃早餐有助於結腸反射運作,早起應該先飲用一杯開水或者牛奶、果汁,飲食中可以添加些助便的食材,例如:黑芝麻、枸杞子、黑木耳、蜂蜜或秋葵等,這些食物都有助於填補老人的陰血虧虛改善排便困難。

簡介

每個人的生活作息或者飲食習慣都不相同,排便的頻率及次數也不盡相同,對於排便的認知可能也不一樣,一個人的便秘也可能是另一個人的腹瀉。從醫學上觀點來說,一周排便不到三次,或者三天排便一次,同時有排便困難情形,包含:大便偏硬、排便不盡、排便用力、排便疼痛等,或者併發腹脹、腹痛、肛門疼痛及大便出血等情況,可以說是有便秘的症狀。

中醫藥幫助改善燥結

<景岳全書、秘結>寫道:有火者便是陽結,無火者便是陰結,大便難出的症狀可分陰陽,大便因為燥結難下也可分陰燥與陽燥。陽燥、陽結屬熱,陰燥、陰結屬寒。

中醫治療便祕不會只用瀉藥、浣腸一路通到底,只有明顯燥結的人才適合攻下通便,瀉藥吃太久也可能傷到元氣。因此中醫在治療便秘可以先簡單區分實秘、虛秘,實秘包含熱秘、冷秘、氣秘,虛秘包括氣虛或陰血虛。

  1. 熱秘:陽明燥結,大便乾硬,肚子脹,容易口渴、心煩。輕者可常用麻子仁丸、冬瓜仁、火麻仁、杏仁、桃仁等去潤下,嚴重的可用承氣湯系列去攻下。
  2. 冷秘:身怕冷、四肢涼,口不渴,腹痛、大便難出。可用理中湯、八味地黃丸加減瀉下藥去幫助排便。
  3. 氣秘:情緒困擾或久坐少動,常有噫氣、脅肋滿、腹脹痛,大便難出或不爽,可用枳實、檳榔、木香、烏藥等配合大黃去調氣行滯。
  4. 氣虛便秘:常有疲倦,雖有便意但排便無力,可用四君子湯、補中益氣湯加減火麻仁、冬瓜仁、胖大海等加強益氣潤腸助便。
  5. 陰血虛便秘:大便乾結難下,伴隨眩暈,面色無華或者顴紅煩熱,可用四物湯、增液湯加減潤下藥幫助排便。

便祕原因

  1. 老化因素:隨著年齡增加,腸道平滑肌的蠕動功能下降,六十歲以上的族群超過30%有便祕問題,身體功能性退化伴隨養分流失,老年便秘常有氣虛或陰血虧損現象。
  2. 生活習慣:缺乏運動、偏食缺少膳食纖維、每日飲水不足、習慣熬夜等,這些都會影響腸道的運作造成便秘。
  3. 情緒影響:生活容易緊張、壓力大、思慮多,都可能影響腸道神經的傳導,容易有氣秘的大便困難。
  4. 藥物副作用: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也可能造成排便困難,例如:抗憂鬱藥、止痛藥、降血壓藥、胃藥、瀉藥等。
  5. 器質性影響:常見有腸躁症、大腸直腸癌、自主神經障礙、肛裂、痔瘡等。

Dr. LAI衛教

  1. 飲用足夠水分,尤其早醒一杯水有助於排便
  2. 補充蔬果,攝取足夠膳食纖維(>20克/天)
  3. 規律運動及紓壓,有助於腸道蠕動
  4. 充足睡眠,規律作息
  5. 避免長期服用瀉藥,可能會加重便秘情況